周成
一、弄清两个关系
1、效果与模式
模式是表象,效果是本质。模式是手段,效果是目的。模式是动机,效果是目标。
2、实效与高效
实效是基本,高效是追求。实效是结果,高效是方向。实效是前提,高效是递进。
二、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老师向学生提问多,学生向老师提问少。
2、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3、课堂偏重外在动机,追求表面形式。
4、不研究学生,把学生的认知起点撇开一边,只对教案、课件负责,不管学生的反应,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理解、掌握。
5、研究课程标准不够,备课和制作课件时,忘掉了课程标准(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
6、目标意识淡薄和机械。目标不宜简单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作用。
二、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7、讲教材,缺乏对教学的整体设计。8、丢掉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以旧引新,注重铺垫;变式训练,当堂反馈;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三、高效课堂模式的五个基本要求
1、符合学情,有现实意义,是一堂扎实的课。
2、符合课标,有针对性,有实效,是一堂充实的课。
3、符合目标要求,有明确的维度指向和目标定向,达成度和完成度均能在80%以上,有较好的生成性,是一堂丰实的课。
4、符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能发挥出自己的教学长处,有常态性,是一堂平实的课。
5、符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反馈反思,有教学缺憾有待完善,是一堂真实的课。
四、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评价基点
1、学生动起来没有?
学生的参与状态
数量:人的数量和时间的数量;
广度:是部分学生、部分环节参与还是全体全程参与;
深度:是表面、被动参与还是深层次、主动参与。
学生的思维状态
四、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评价基点
2、学生得到了什么?
学生的达成状态
知识:哪些已了解、哪些已理解、哪些已掌握;
能力:是否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能进行拓展;过程与方法:学生是否经历、是否体验、是否探究,情景创设是否自然恰到好处,教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是否愿学、乐学、想学,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是否注重学法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寓教于乐,是否巧妙的将德育内容渗透到课程之中,是否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也有意识的进行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四、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评价基点
3、教师自身怎样?
业务水平和能力:课堂结构合理紧凑,教学设计科学有效,新授讲解无知识性错误,能较好的驾驭课堂,对课标、教材的知识体系、学情有很好的把握。
课堂魅力:姿态表情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清晰流畅、普通话合格,板书的慨括性条理性较强,方法上能熟练准确的运用电教手段、实验演示和专业教学辅助工具,手势、站位和课堂内走动要适中。
五、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完善与做优办法
(一)、实施“问题引领教学”
•解读《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新课程倡导了哪些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
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
教学过程主要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要设计好的问题(有意义或有思考力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学科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问题串”中的所有问题在整体上要保持或提高思考力水平,呈“大上坡”态势.
五、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完善与做优办法
(二)搞好课堂模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备课、写教案的一种现代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组成.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之一.•教学设计的内涵
作为教学准备工作之一,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作用.教学设计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为所作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二)搞好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设计
1.教什么:教学目标的设计,包括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2.怎样教: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和目标检测的设计.基于对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认知状况分析等.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设计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的“321”
•“3”:三个基本点
• 理解学科:对学科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
•理解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学科思维规律;
•理解教学:对学科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设计注意的几个问题
“2”:两个关键
•提好的问题: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有意义;•设计自然的过程: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再创造),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过程.
“1”:一个核心
•概括: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学科的本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设计注意的几个问题
2、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的八个“六字经”• 问题引导教学• 教学重心前移• 典型丰富例证• 提供概括时机• 保证思考力度
• 加强思想联系(重视过程)• 使用变式训练• 强调反思迁移
高效课堂模式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一) 基本框架结构
1.内容及其解析(分析、说明)2.目标及其解析(分析、说明)
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诊断)4.教学支持条件分析(说明)5.教学过程设计
6.评价设计(目标检测)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二) 各部分内容
1.内容及其解析(分析、说明)
(1)内容: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舍得),围绕教学内容作简要说明,主要说明内容的的内涵和外延.
(2)分析:阐述这节课的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确定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3)说明:阐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前后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这堂课的学科地位以及它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2.目标及其分析(说明)
(1)目标:结合《课程标准》(考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
(考题),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当前目标.
(2)解析:阐述如何结合课标的要求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形成目标定位,具体就是对“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等行为动词在具体内容中的含义进行解析,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还应进行分层解析.•目标不宜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作用.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3.教学问题分析
(1)理出本节课知识的发展线素,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思维发展理论,具体地深入细致地分析每个环节学生的认知规律或特点,从中把握学生可能的认知情况,进而预测对该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困难或障碍的原因和解决的关键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及其解决办法(2)本栏目的内容应当做到言之有物,以具体学科内容为载体进行说明.另外,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也是在分析过程中要加以注意的.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4.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根据问题诊断分析和学习行为分析,分析应当采取哪些教学支持条件,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维,使他们更好地发现学科规律.
当前,可以适当地侧重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以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的教学情境.具体围绕五个原则加以说明:必要性,平衡性,有效性,实践性,实用性.
•只需叙述“信息技术使用条件分析”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5.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前后呼应.基本流程如下:
恰当的导入---学习新知识(复习课为复习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小结•注意: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这一线索的构建可以从学科概念和思想方法等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内容解析)和学生学科的思维过程(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两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当不能融合时,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2)教学过程设计主要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教学.要设计好的问题(有意义或有思考力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学科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问题串”中的所有问题在整体上要保持或提高思考力水平,呈“大上坡”态势.注意:在每一个问题(活动)后,要写出
①设计意图:说明如何以此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重难点的突破,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突出的思想方法,进行的技能训练,培养的能力,等等(问题).②师生活动:以一系列问题的形式,铺设认知的台阶,为学生的认识搭脚手架,呈“小下滑”态势(活动的组织).
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如何渗透、概括和应用学科思想方法作出明确表述.
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内容
6.评价设计
课堂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一定的题目组成的目标检测题,来评价通过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每一个(组)题最好写明设计目的,以加强评价的针对性、有效性.7.小结。以问题或习题让学生回过头来反思。8、作业。
9、课后反思
对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教学设计使用后的情
况做出反思,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设计的规范管理
1、指定主备人,坚持集体备课。
2、做成电子文档,减少无效劳动,避免重复劳动。3、提供教学设计模式,规范操作。4、加强督查,防止异化。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沾益二中——年级——(科)教学设计
第课(章) (课头)
(本节课的内容)————————
主备教师:——————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一、内容及其解析:1.剖析内容
(1)说明主要概念、原理、法则、定理、方法等的内涵和外延;
(2)指出主要概念、原理、法则、定理、方法等的内核或关键;
(3)提出理解主要概念、原理、法则、定理、方法等的方法。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一、内容及其解析:
2.谈联系,定起点,说地位作用(1)学科内的纵向联系
a)在之前学过的与本内容有联系的知识中,选择最近的、联系得最本质的、学生最容易理解的内容,作为教学的起点,阐述与本内容的联系;
b)在之后将学到的与本内容有联系的众知识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内容,阐述与本内容的联系,说明本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是核心内容。(2)学科间的横向联系
在与本内容有联系的其他学科的众知识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内容,阐述与本内容的联系,并进一步说明本内容的作用。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一、内容及其解析:
3.明确重点,指出关键方法
(1)根据联系性、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的重点;(2)围绕教学重点,从教和学两方面出发,指出解决重点的关键方法。
内容及其解析样稿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指的是( ),其
核心(或关键)是( ),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 )(剖析内容)。学生已经学过( )(与之前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 )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或就是它的下位概念,就可以类比它,等等)(定起点)。由于它还与( )有( )的联系(与之后或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的地位,并有()的作用,是本学科(或本学科的某部分内容)的核心内容(或一般内容,次要内容)(地位作用)。教学的重点是(),解决重点的关键是()(重点和关键方法)。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定位(2)教学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定位的一般模式
①根据课标(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围绕基本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能力,给出目标内容(常常是课标要求的细化或补充);
②按照难、中、易对目标内容定位(一般小于或等于课标要求),并选择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理解、掌握,记住、知道、会用,等等)进行阐述。
教学目标解析的一般模式
结合每一个目标内容,分别针对其定位的行为动词在教学中具体是要做什么,一一加以说明。其中,行为动词已经能够清楚描述的,就不必再解析(如:记住…,会求…,等)。
教学目标样稿
教学目标
1.目标定位:了解(理解、掌握,记住、知道、会用等等)()
2.目标解析:了解(理解、掌握,记住、知道、会用等等)(),就是指( )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三、问题诊断分析
(1)指出学习某内容可能遇到的问题(2)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3)针对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关键
问题诊断分析样稿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指出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分析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解决方法),其中关键是()(方法的关键)。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提出具体使用什么信息技术工具(或其他特殊工具)(2)指出信息技术工具(或其他特殊工具)具体用在哪里(3)说明为什么要用该信息技术工具(或其他特殊工具)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样稿
在本节课( )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
),准备使用( )(提出用什么工具)。因为使用( ),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五、教学过程设计
(1)设计大问题串(大上升,保持不下降)(2)分别说明每个问题的设计意图
(3)在有必要的大问题下设计例题和变式练习(或变式练习题组)(例题练习不要单列)
(4)设计完成每个问题教学的师生活动,主要以小问题串(小下降,或换一种提问方式)的形式呈现
教学过程设计样稿
问题1 :。。。。。。(大问题串中的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例1 。。。。。。
变式练习。。。。。。
师生活动:(1)。。。。。。
(2)。。。。。。
。。。。。。(小问题串)
问题2:。。。。。。(大问题串中的另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例1 。。。。。。
变式练习。。。。。。
师生活动:(1)。。。。。。
(2)。。。。。。
。。。。。。(小问题串)
例2。。。。。。
教学设计规范性要求
六、目标检测
1、以教材中的练习、习题或其变式题(组)为主,组成一套目标检测题,用以检测通过课前自学或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注意控制题量,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必需的时间完成。
2、目标检测题主要在课堂完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为了能提高其学习效果,教师可在课堂上再提供一些有思考力的问题进行拓展和帮助其有所提高.
五、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完善与做优办法
(三)落实“配餐制”,实现差异化教学。
1、“配餐制”教学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他们各自所需的知识,并有不同的发展。
2、“配餐制”教学分为课前配餐、课中配餐和课后配餐。课前配餐:在课前让学生根据同步练习先自学,然后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参与课堂教学;
课中配餐:先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设计,然后根据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和目标检测;
课后配餐:根据教学内容从低起点开始分层次为学生设计配餐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选择来学习完成。
(三)落实“配餐制”,实现差异化教学。
3、配餐重基础、重本质、重联系,实施配餐的教学强调低起点、多循环、匀加速。
4、“配餐制”教学的关键是配餐的研制、落实和学科间的统筹兼顾。
5、通过“配餐制”教学,就把以往学生的学习过程变长,学习的层次增加,使低水平的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高水平的学生能够学得更深更广,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变得更好。“配餐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科学地教和学的问题,将师生从繁重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配餐的基本框架结构
•形式(一)
1.基础题(A组题)2.巩固题(B组题)3.提高题(C组题)
•形式(二)
1.单元检测2.章节检测3.阶段检测4.专题检测5.模拟测试
配餐题的设计要求
•形式(一)
1.A组题:立足当前内容,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以学生最低水平为起点,不高于教材练习题水平,选择教材原题或适当变式降低要求,占学科权重的三分之一。2.B组题:立足当前内容,以巩固教学目标为目的,以教材的一般水平为准,不高于教材习题A组题水平,以教材题为主,适当选择改造资料题,重视变式题组的训练,占学科权重的三分之二。3.C组题(提高题):以当前内容为主,以掌握主要概念、提升有关的思想方法和能力为目的,突出综合性、思考性和灵活性,以教材习题B组题水平为起点,不高于学生的最高水平,依据教材和资料选题或变形改造,重视题目的创新,占学科权重的三分之一.
配餐题的设计要求
•形式(二)
1.单元(章)检测:是一单元(章)的基础测试.在一单元(章)的教学结束时,以夯实基础为目的,围绕本单元(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主要的思想方法,以教材的一般水平为准,对教材或资料的题进行变式或改造,依据学科权重安排题量。2.阶段检测:主要是期中和期末的综合测试.在接近期中或期末时,以检测“双基”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围绕本阶段的核心概念、主要的思想方法和能力,以教材的中等或中偏上水平为准,对教材或资料的题进行变式或改造,做到大多数题源于教材而又异于教材,依据期中或期末考试时间安排题量.
配餐题的设计要求
•形式(二)
3.专题检测:主要是针对毕业年级就一个板块内容或某个项目的综合测试.在毕业复习阶段,以检测综合运用板块内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否达到项目要求为目的,围绕板块内的重点知识、主要的思想方法和能力,或项目要求,从学科知识联系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查学生板块的知识和能力,或项目水平.以升学考试或阶段复习水平为准,所设计题目做到大多数源于教材而又异于教材,依据检测目标和内容安排题量。
配餐题的设计要求
•形式(二)
4.模拟测试:主要是针对会考或升学考的综合测试.在复习阶段,以检测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依据考试大纲或说明,围绕学科重点知识、主要的思想方法和能力,以会考或升学考水平为准,从知识联系的角度出发,在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题目,系统考查学生本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做到大多数题源于教材而又异于教材,适当设计用已有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题目,试卷形式和题量依据会考或升学考试卷.
配餐作业的配置
•高中: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政治九门学科按A、B、C三个难度层次提供给学生配餐作业,由学生自由选择。
A类:为基础内容,可略低于大纲(课标)要求,适合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B类:为中等难度内容,与大纲(课标)要求一致,适合于能按大纲(课标)要求学习的学生;
C类:为拔尖要求,略高于大纲(课标)要求,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其中A占1/3,B占2/3,C占1/3。原则上学生可选AB或BC也可让学生选择其它组成方式。
五、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教学完善与做优办法
(四)抓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准备工作
1.学科长任务分工(1)确定主备人(2)指定每个栏目的主发言人(若干人)
2.提前将主备人作出的初稿发给每位教师做准备。集体备课的开展(学科长主持)
1.分栏目讨论(1)指定的栏目主发言人提意见(2)主备发表意见(3)大家讨论,形成统一意见(意见不一致时,由学科长总结)
2.主备人将最终意见汇总,并修改定稿
(四)抓好集体备课
讨论的几个要点
1.各栏目围绕其设计模式的要点展开讨论。
2.关注四个一致:(1)内容、目标与大问题串一致(2)例题与所属大问题一致(3)练习题与例题一致(4)目标检测题与目标一致
3.大问题的讨论(1)是否是学习本内容要关注的主要问题?(2)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是否紧密?(3)各个大问题是否有关联?(4)提问方式是否得当?(5)问题数量是否合适?
(四)抓好集体备课
4.小问题串的讨论:(1)各个问题之间是否是紧密联系?(2)自上而下是否逐渐降低思考力水平?(3)问题之间的思维跨度是否合适?自下而上能否顺利回答?(4)最后一个问题能否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回答?
5.例题的讨论:(1)是否与相关问题在一起(2)是否是教科书上的例题(3)若不是教科书上的题,是否有必要?若有必要,来源于哪里?是否恰当?是否需要更换或修改?(4)例题数量是否合适?
(四)抓好集体备课
6.变式练习的讨论(1)变式是否有利于对概念或问题的认识(2)变式题之间以及它们与例题之间是否有紧密的联系(3)是否源于教科书上的题?若不是,来源于哪里?这些题是否恰当?是否需要更换或修改?(4)练习题数量是否合适?
7.小结的讨论(1)是否简明扼要?(2)所提问题指向是否明确?(3)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和结构?(4)是否有明确的方法或思想的指导?
(四)抓好集体备课
8.目标检测的讨论(1)是否针对了每个(或主要的几个)教学目标,并做到不多不少?(2)是否源于教科书上的题?若不是,来源于哪里?这些题的考查目标是否恰当?是否需要更换或修改?(3)检测时间和难度是否合适?是否可以通过改变题型或修改来调整检测时间和难度?9.配餐作业的讨论(1)各组题的层次是否突出?(2)难度和题量是否得当?(3)大多数题是否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4)是否源于教科书上的题?若不是,来源于哪里?是否需要更换或修改?
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