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传诵到如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田园风俗画图:在细雨蒙蒙的乡间小路上,人们匆匆地回家,杜牧孤身一人,形单影只,飘泊天涯,只得借酒消愁。正好,有一个牧童,横做牛背,听到诗人的问话,并不回答,只是用手指向远方。诗人举目望去,只见湿漉漉的酒旗上,写着“杏花村”三个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王安石的《元日》,描绘了新年的热闹景象,经历了一千多年,至今仍然延续着这种风俗,成为全家团聚,举国欢庆的日子。
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节日,许多习惯,以民族风俗的形式,一代代地流传下来,成为一笔丰厚的文化遗
产。
所谓风俗,是风气、习俗的合成,既有现实的成分,也有历史的因素,即相对固定,也随着时代而改变。
我们从风俗中,经常看见历史、历史人物的影子: 端午节,使我们自然地想起屈原的故事,人们吃粽子,划龙舟,在人声、水声、划桨声中,激发起人们对爱国者的无限崇敬,对国家的无限热爱。
八月十五,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人们赏明月,吃月饼,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遥想元末时节,中原人民遭受蒙古的统治,民不聊生,百业凋敝,民心思变,于是,民间兴起吃月饼的风气,人们借此,传递着反抗异族统治的信息。当驱逐了蒙古以后,月饼仍然成为中秋的吉祥物,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有一些风俗习惯,我们已经无从查考它们的具体起源,但是,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熏染着我们的心灵。
我对风俗的思考:
1、民族风俗,有历史的传承,也有时代变迁的
痕迹;有本土的因素,也有外来文化的渲染。
2、西夏的王陵,依然树立在那里,可是,现在的居民,却是迁来的景教传人。我们已经不知道,以前的土著,有哪些风俗习惯,或许,经过蒙古铁骑的扫荡,它们彻底消亡了;或许,它们随着离散的人们,流传到异域他乡。我倾向于后一种结果。
3、民族的融合,使许多风俗习惯交融在一起,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异,有所增添。
4、我们可以在风俗中,找到历史的痕迹、神话传说的影子。
5、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丰厚的精神传承,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培育着生生不息的华夏精神。
6、风俗习惯,不是从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虽然,其中有大自然的因素,但是,它终究是人们精神的反映,在人们生产方式中呈现出来,也会随着民族的迁徙,向四面八方流传出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