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营造言语学习的环境,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写生智力
《采薇》属于《诗经.小雅》中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诗篇中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际无限哀伤。
《咏怀古迹.其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揣摩作者和诗中主人公之间的共鸣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提高分析与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不同的诗歌,培养辩证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认识王昭君和亲之举的意义,理解昭君的坚强品质与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比较杜甫和王昭君情感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同时能通过阅读不同的作品,辩证的看待昭君和亲一事。
教学难点
能通过分析文本,认识到杜甫和昭君之间还存在着不同之处,杜甫的怨恨更深一层。
(先不记,看一遍)一、导入课题
(故事导入)
1、她有沉鱼落雁之姿,倾国倾城之貌;她为汉凶的和亲,远嫁塞外;她使华夏民族为之哭泣,她让漠北黄沙里一座青冢屹立了几千年……她是谁呢?她就是王昭君!
而他,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李唐王朝的盛世与衰败。他飘泊西南,羁旅半生,历尽沧桑,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他又是谁呢?他就是诗圣杜甫。遥想800年前的昭君,他会生发怎样的感慨呢?现在我们一起从《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中去寻找答案。
2、解释文题
怀:怀古。这是一首怀古诗。
二、整体感知
1.首先,大家集体诵读一遍诗歌。
2.明确:诗人咏怀的对象是——王昭君;直接表“情”的的词是——怨恨。
三、鉴赏分析
1.这首诗开篇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与昭君有什么关系?
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尤其是一个“赴”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真可谓雄伟秀奇!
正是因为山水迤逦壮阔而雄奇,才孕育出这样貌美女子——可谓“地灵人杰”。板书:貌美
2. 有“落雁之美”的昭君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6岁那年昭君以压倒群芳之姿被送往汉宫,却又因一颗落泪痣被冷落三年,无缘面君。而后等待她的是含泪离别汉宫,离乡背井,离亲别友,去往那疾风劲草的茫茫大漠。都说叶落归根,而她,只留下青冢一座孤寂地,日复一日地向着汉地诉说自己的异邦之苦,家国之思。板书:被弃
3.如此貌美的昭君,为何远嫁塞外?(结合注释分析颈联)
是那个贪图钱财的画师毛延寿?是那些嫉妒她的姐妹?还是“以图画选人”的汉元帝?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对此做了交待——用典。
画师固然可恨,但有王安石《明妃曲》写:“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又有刘献廷 《咏昭君词》:“曾闻汉主杀画师,画师何足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恨只恨汉元帝你搜罗天下那么多貌美的女子,竟连亲自挑选也不肯,就这么稀里糊涂使昭君远嫁大漠。板书:远嫁大漠。
然后半句既已说魂魄归了乡,为何又说是“空归”?
归的只是魂魄,却没能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归故土,与亲人相见,聊以打发乡愁的是—“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这是多么强烈的思乡情啊!一个 “空”字,写尽了昭君的不幸,也传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
板书:环佩空归。
4.昭君怀抱琵琶诉说“怨恨“,她在怨恨什么?(分析尾联)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恨皇帝昏庸、不辨美丑,致使她远嫁塞外;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异域女子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
而一个貌美如花的柔弱女子,不会打,又不能杀,她要怎样来诉说她的怨恨?——“千载琵琶作胡语”。
四、合作探究
1、番邦远离故土,匈奴风俗迥异,对于昭君来说,没有什么能弥补离乡背井、远嫁他乡的
孤独与伤感,这种情感,也许也只有“怨恨”能够概括了吧。那么杜甫呢?身为一介男儿,他又有什么样的怨恨能与昭君产生共鸣呢?
明确:怀才不遇:杜甫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历经被叛军俘虏、被肃宗贬谪以及漂泊西南的种种不幸,终生没有能实现自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文人空有才华不受重用大抵类似于美女空有美貌而无人欣赏。
漂泊异乡: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
2、一句“怨恨”,连接了两个时代,道出了两个不幸的灵魂,同学们认为,杜甫和昭君,谁的怨恨之情要更多一些呢?
明确:昭君踏上西去的和亲之路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千年之后的杜甫却用一种赞叹的语气将她写进了自己的诗中,诚然,和亲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一场人生的悲剧,但对于当时的国家来说,省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谓“以一人之怨,解举国之忧”,昭君虽然错过了汉元帝的宠幸,但却以一位和平使者的身份永远屹立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她是不幸的,同时又是幸运的。但杜甫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至少在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也会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口中的“诗圣”,以他当时的境遇来看,他根本不可能像昭君一样另辟蹊径,以一种壮士断腕的勇气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价值。想到这一点,杜甫的怨恨也要再加上几分了吧。
3、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诵本诗,让我们共同感受诗中包含的丰富情感,去体会昭君与杜甫的“怨恨”。
五、延伸拓展
其实,昭君的故事不仅打动了杜甫,还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共鸣,让他们刚回到了那个时代,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首诗分别道出了诗人什么样的观点。
咏史诗·汉宫 胡曾(晚唐)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题昭君墓 翦伯赞(近代)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明确:《咏史诗·汉宫》说的是昭君出塞时满怀不舍与悲伤,但还是作为维护汉匈关系的砝码被送往了西域,多少不事征伐的将军们坐拥功名利禄,却需要让柔弱的女子牺牲自己的终生幸福,去换取边塞的和平与稳定,表现了诗人对为了抵抗外族强敌侵略只能靠和亲这一政策的无奈和悲愤。
《题昭君墓》的作者翦伯赞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昭君出塞维持了汉匈的和平,比起汉武帝时期利用武力解决边塞纷争来说,和亲的方式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牺牲,和亲政策虽然表现了一个民族(国家)的衰弱,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积极的。昭君出塞换来了六十几年的和平,并促进了两族的经济文化交融和发展。昭君是功不可没的。
六、总结提升
1、总结:历史总是令人敬畏的,也总是会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在历史面前,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也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我想,这也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们偏爱怀古以伤今、讽今的原因吧。愿同学们能从这节课中学到一个道理——历史是充满人文色彩的,你从什么角度来看待它,它就会告诉你怎样的答案!
2、布置作业:明妃只有一个,而吟咏明妃的诗歌却难以枚数,看来,当共鸣点不同时,我们穿越古今得到的感受也不尽相同。看完了这几位诗人的“穿越”感言,相信同学们对昭君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吧。请结合你对昭君出塞的看法写一段百字左右的评论,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板书设计
王昭君——貌美被弃、远嫁大漠、魂魄空归
诗 人——怀才不遇、漂泊西南、心系京华往
《醉花阴》
教学目标
1反复吟咏,体会词的声律之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品位语言,充分感受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人高雅的品格和非凡的勇气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使学生入情入境
2深入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
《声声慢》
知识与能力:1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2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及其作品的影响
《马嵬》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其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诗人对唐玄宗的评价,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
《雨霖铃》
教学目标: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把握直接抒情与借景抒情的抒情手法
学习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抓住重点词语感知理解诗歌内容2背诵全诗,培养诗文语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通过想象画面,读懂意境,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2小组合作探讨,分析陶诗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诗人的田园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2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砥砺自我的人生修养,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设计依据:
1《》的相关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规定,在阅读鉴赏与活动中,阅读游戏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文本分析:本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
人,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和劳动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过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材料中所选是第一首。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和欣赏能力,而且初中阶段已学过陶渊明的诗歌和散文,粗略了解了陶渊明的隐士思想和所生活的时代特点,但学生对于作者甘于贫困而悠然自乐的人生境界还难以真正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重在分析作者情感,让学生能够从作者的情感中得到人生启示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熟练背诵;感受作者对母校的深深依恋之情和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及词句品析,把握诗中“绘画美”“音乐美”及“建筑美”,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初读,深读,悟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新诗的热爱之情,能尝试写作诗歌
设计依据: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本文内容特点以及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需
求,确立了以上三维目标。具体如下: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②《再别康桥》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作为主题为“往事悠悠”中的一篇课文,诗歌中寄寓了作者对即将离别的康桥的留恋之情,因此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词句品析及相关介绍,体会诗歌中寄寓的作者的感情。
③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及日常积累中,对诗歌的文学样式虽然已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浅显的诗歌鉴赏能力,但是就写作诗歌方面来说仍是难点。另外,在以往的课堂及课本学习中,学生接触古诗的机会较多,而学习新诗的条件较少。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鼓励学生尝试写作新诗,培养他们对新诗的熟悉与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p265
《雨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培养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3感知诗歌的意象及特征,并尝试新诗的写作。
二、过程与方法
1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学习
2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进而激发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注自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难点】
分析理解诗中“丁香姑娘”、“雨巷”的意象意义
学习象征的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标题导入法)
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江南的小巷悠长而又寂寥
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过梦,有过泪花,更有着怒放的红芍药。江南的小巷是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来体味江南巷之美,诗之美。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诵全诗,正音: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2、现在请大家再放声朗诵一下这首诗歌,请注意感情和节奏的把握。
3、提问: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幽怨、低沉。
教师总结: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清丽明快,而是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4、再请一位学生读首诗。
5、朗读指导: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全诗的朗读,也随着朗读来看一看怎样的江南雨巷。
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语速。
(课件播放配乐朗诵)
三、赏美品美
1、品读意象,体意境之美:
(过渡)舒缓的旋律,淡淡的忧伤,把我们带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大家想一想,当你沉浸在忧伤之中时,是否想过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它的忧伤之美?
⑴ 请再放开声音朗读,边读边思考。有想法和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⑵ 学生自由发言:
点拨: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归纳学生发言,幻灯片:(锤炼式板书)
油纸伞:复古、怀旧,迷蒙。
雨巷:悠长、寂寥、迷茫。
颓圮的篱墙:破败、荒凉。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教师总结: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淅淅沥沥的春雨滴落在油纸上,想起寂寥的音响,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
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颓圮的篱墙边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焉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
有顾盼,但不凄然。我们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种幽深空蒙、迷离缥缈的意境美。
2、诵读诗歌,感音韵之美:
(过渡)有人说,诗是情感的铀,语言的钻石。的确,诗就像一条流淌的河,像一首绕梁的歌
当我们沉浸在“雨巷诗人”为我们营造的忧郁凄美的意境中时,是否感受到另一种美呢?
⑴ 指名朗读,读出情感。
⑵ 提问:我们感受到诗的总体节奏是舒缓悠扬的,诗人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处理造成的呢?
明确:
①、每行三顿。
②、单字顿都设在行首。
③、复沓手法的运用。
④、叠词的妙用。
⑤、诗的押韵,每节押“ang”韵二、三次。
⑥、使用排比。
⑦、大量带有很浓情绪色彩的词: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
⑧、双声叠韵词:芬芳、彷徨、惆怅。
教师总结:这些手法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悠长舒缓、低沉徘徊的旋律,营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种音韵美。
3、探究意象,悟情境之美:
(过渡)文学欣赏中有一句经典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不同的理解。
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彷徨在寂寥、悠长的雨巷就是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姑娘有何含义呢?
讨论:《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
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点拨:
⑴ 根据本文故事情节看:
爱情诗。
⑵ 从诗歌传统角度看:
理想。
屈原《离骚》“香草美人”象征高贵的爱国精神;
郭沫若《炉中煤》“年轻女郎”意象象征祖国。
⑶ 知人论世,课件显示背景(“我”的补充──另一层面的“我”,将来的“我”)
教师总结:无论怎样理解姑娘的形象,我们看到诗人最终都没有放弃对姑娘的期望,没有放弃对美与理想的孜孜追求
尽管在诗人求索的过程中有惆怅、迷茫、失落和感伤。所以,有人说戴望舒是一名略带着一丝忧怨的寻梦者,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苦苦追梦的执著美。
四、结语(归纳式结束)
提到戴望舒,我们立刻就会想起他的《雨巷》,可一说是戴望舒成就了《雨巷》,也可以说是《雨巷》成就了戴望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歌理解更深刻了,让我们最后配乐再来有感情地集体朗读一遍吧。
(课件播放朗诵)
五、作业(开放性?)
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六、板书设计
丁香结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