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可以在给出的题目中选一个写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这个习作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活紧密联系,是在前面铺垫了想象基础后的想象能力锻炼,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综合运动用,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创造出奇妙的想象世界。 分习作例文安排了两篇关于想象的文章,以旁批和课后思考题的形式提示学生一析 些想象的思路,例如可以顺着事物的特点进行想象,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反方向想象,为学生写想象故事提供了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创作。 教学目标 1。能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体会丰富与神奇的想象。 2。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 3。能欣赏同伴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1。感受例文中两则故事的教趣味性,教学想象写作的技巧学要点. 重2.辅导学生写作,拓展学点 生想象力. 教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学生:准备好一个进行想象的题准目. 备 课2时课安时 排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课件展示上节课学生创作的一些优秀手指印图画和故事续写,师生交流。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小试牛刀”进行了一些想象的实践,用手指印创造出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物,还续写出了十分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
2.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想象的特点和魅力。
过渡:同学们,除了画画和写作,在上节课中的“交流平台\"环节中,我们还讨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发挥想象力写成的文章为什么会如此吸引人,大家还记得有哪些原因吗?(指名学生进行回答,相机出示三句话:“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想象很奇特\";“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3。教师总结,引出习作主题“奇妙的想象\"。
小结:想象就是这么神奇,它能够给生活中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赋予生命,让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情感,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一起感受想象力的神奇。
二、自主想象,打开思路
1.出示习作要求(课件展示各项备选问题),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2。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习作要求,同时看看自己能产生哪些想象,在小组内自由表达交流。
预设: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的方向,可以适当举例示范,引导学生进一步创编故事情节. 示例:(1)《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人会像青蛙、蛇等小动物一样冬眠吗?冬眠以后,没有人类活动的冬天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草树木会不会疯狂生长?小动物们又会怎么样呢?
(2)《手罢工啦》:手为什么要罢工呢?手罢工之后我们通过什么来吃饭、学习、工作呢?手罢工之后我们的生活会不会有很大的不便?
3.分小组进行汇报,鼓励学生通过讲、画、演等多种形式在全班进行汇报,可一人汇报,也可以合作汇报,师生集体评议交流。
4。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展示进行点评总结,及时对好的地方进行鼓励表扬,适时加入一些建议指导,顺势过渡,引入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
过渡:一个小小的题目就引发了同学们无穷的遐想,可见想象的魅力真是非常大.但是老师觉得,你们的想象还不够大胆,另外一些奇异动人的情节叙述得还不够完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为我们选出的两篇习作例文,学一学如何将自己的想象变成一篇吸引力满满的文字吧! 三、例文导航,书面表达
1.阅读交流《一支铅笔的梦想》。
(1)板书题目,让学生讨论:自己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觉得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思考:一支铅笔为什么会有梦想?它会有哪些梦想呢?
(2)引导学生带着前面两个问题进行自主阅读,画出铅笔都有哪些梦想。阅读后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后对文章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例文的旁批,提示学生想象要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自然。
(3)分析例文写法,进行归纳总结。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梳理作者是如何讲解铅笔的五个梦想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 小结:例文先从缘由说出一支铅笔因为“憋了太久”而产生了梦想,继而用问题“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引出自己具体要做的事情,最后用“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表达自己的感受。五个梦想是并列式的。由铅笔联想到豆角、丝瓜、船篙、撑竿、标枪……。这样的想象是一种类比联想。
(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仿写。
过渡:一支被憋了太久的铅笔可能远远不止五个梦想,同学们,让我们再代替铅笔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的方式,说一说铅笔还有哪些梦想。
预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大胆想象,说清楚铅笔梦想变成什么、做什么,同时要表达出美好畅想时的开心、快乐的情绪。
2.阅读交流《尾巴它有一只猫》。 (1)出示题目,设疑引入。
过渡:我们常说猫有一条尾巴,可现在却有人说尾巴有一只猫?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吗?我们一起在接下来这则小故事中找找答案.
(2)引导学生自读短文,理清文章内容,和同学交流为什么说“尾巴有一只猫\"? (3)教师导学,明确“反方向想象”的思维方法。
示例:现实中我们常常把尾巴看成是猫的附属,因为猫的体积更大,所以常说猫有一条尾巴,但是如果尾巴也有思想的话,它可以想象是自己支配着猫奔跑向前,尾巴“变成了老大”,这样反着想,就可以说是“尾巴有一只猫”.又如,在我国也有一种特别有趣的颠倒歌,它的创作风格类似于打油诗体,其特点是运用“故错”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这种歌谣因为其幽默谐谑的民间趣味,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尾巴有一只猫\",你还能想出哪些新奇的说法?教师及时予以鼓励表扬。
小结:想象不仅可以类比联想,也可以从反方向去想象。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某些常见现象来个颠倒,在这个颠倒的世界里,四季可以打乱,雌雄可以混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等等,可以让想象力自由驰骋。
3.引导学生梳理从例文中学到的技巧,从想象的方法、文章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总结归纳出习作要点。
提示:(1)想象应该大胆、新奇、有趣,可以类比联想,也可以反向联想。 (2)在想象的过程中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变得有血有肉有思想.
(3)注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这样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读者. (4)还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让语言更优美流畅。
4。鼓励学生再次对习作题目进行畅想并交流,一方面打开思路,另一方面完善自己的故事。
5.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四、交流习作,互评互改
1.学生在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教师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交流。
智拔狮王牙
在茂密的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动物。林中之王——狮子凭借锋利而坚厚的牙齿,称霸森林。①
在离狮王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树身有个洞,这是狐狸的住处。狐狸整天愁眉不展,
有一天,狐狸终于想出了一个好计策。 第二天清晨,狐狸提着一份礼物大摇大摆地来到狮王宫,向狮王说明了来意,接着把礼物送给狮王。②狮王不慌不忙地打开礼物包,里面是各
句段赏析 ①介绍主人公狮子,并为后文狐狸想把狮子的牙齿拔掉埋下伏笔。
②“大摇大摆”一词体现出狐狸的自
心里总想把狮子的牙齿拔掉。
样的甜食:巧克力、花生糖、奶糖……狮王顺手
③狮王中计,却浑然不知,仍旧得意忘形。
④照应了题目,“智拔狮王牙”这一计策取得了成功。
拾起一颗巧克力放进了嘴里。“哎,真好吃!”
狮子一边吃一边称赞道,“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不一会儿,狮子就把狐狸送来的甜食吃了个精光,还意犹未尽地用舌头舔了舔嘴
唇。狐狸见狮子吃完,走上前对它说:“大王,
如果您还喜欢吃,我以后每天都给您送来。”狮
王一听,心里乐极了。
③
一天、两天……狮王吃糖上了瘾,什么兽肉都不想碰了。
又不知过了多少天,狮王渐渐地厌烦吃糖
了,就拿起一块肉一咬:“哎呀!我的牙,疼死 我啦……”狮王疼得哇哇大叫。
狮王的牙齿一天比一天坏,又酸又疼。最后它顶不住了,跑到医院请熊大夫拔掉了牙齿。没
④
了牙齿的狮王后悔极了,不禁流下了眼泪。
总评:小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聪明的狐狸想出了一个好计策,每天给狮子送来一包糖,让它吃上了瘾,也吃坏了牙,达到“智拔狮王牙”的目的。这篇习作的故事情节充实丰满,小作者通过一系列动作、心理描写以及对话,将狐狸与狮子的形象描写得惟妙惟肖,同时也蕴含一个深刻的主题:若想战胜一个强大的敌人,就要用智慧去赢得胜利。
3。交流评价后,引导学生将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4.在墙报上开辟专栏“想象岛”展示大家的习作。
小结: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整个单元的学习就要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进行大胆想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多是害怕作文的,一抓起笔来就抓耳挠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平时的语言积累少,难以写具体;一是平常对周围的事物没有去留心观察,觉得无内容可写,作文乱编的多;一是循规蹈矩,缺乏想象力,千篇一律,表达不了真情实感。
这次作文课上完后,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积极性都较高;学生的回答是那么富有想象力,那么富于创新;学生动笔时兴致盎然,每一个同学都有话可说,作文难的苦恼基本看不到了。那些平时一听到写作文就紧皱双眉的学生,这一次也没有感到困难.
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我根据学生的评价随机板书,对学生进行了比较明晰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出想象应该大胆、新奇、有趣,在想象的过程中适当用上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注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这样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吸引读者。紧接着让学生给自己的想象内容起题目.在学生拟题目的过程中,我请两个学生说说自己打算重点写什么内容,进而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习作的重点段.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还注意捕捉一切机会进行习作的指导,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习作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尽量克服学生作文中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使原来内容空洞、乏味的作文,变得有新意,有个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
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他们喜欢作文,乐于作文。
天山牧场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天山牧场 教学目标: 课时 2课时 1.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在默读课文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镶\"、“镀”等词语在表现天山牧场的迷人风光时所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天山牧场的迷人风光及生活在这里的牧民热情好客、生活幸福,体会作者对天山的热爱之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通过课文,感受天山的人和景。 重难点引导 字卡、挂图 导 案 学习生成单 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大山脉,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它就是天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天山那辽阔的千里牧场。板书课题:天山牧场。 一、自主探索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1。 出示天山牧场的挂图。同学掌握生字 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自由读 指名读 3.小组内交流怎样识记生字。 4. 学习多音字:“蒙\"和 “喝”。 合作交流 二、合作交流 说一说每一部分写了什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么内容? 2.课文可以分为几大版块?每个 版块讲了什么内容? (1—4自然段牧场景色,5—7自然 段牧民生活。) 说说天山牧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说说天山牧场给你留下最初的 印象是什么? 4.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2。师:现在我们就带着生奋、留恋、赞美、自豪的心情一起走进风光迷人的牧场. 3..天山牧场有雪峰、森林、繁花等很多美丽景色,让我看图来感受一下. 4.3—4自然段你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要求:边学边画,哪些词、哪句话让你感受牧场景色风美,三段:重点体会“策马、尽情驰骋、处处可见”“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着油星”“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一样美”.读了第4段你感到哈萨克牧女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5. 作者先从大处落笔写了天山牧场远望辽阔、富丽,再从近处落笔,写近处的牧群、牧女,这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我们在习作时也应适当的应用。我们再来齐一下课文1—4自然段,感受作者生动描学生喜欢的词句要重点体会:点写。 缀、镶、齐等词。找到一个拟人句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不能说一说你对天山牧场又有了哪些了解?你有什么感受? 和两个比喻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同学们小声读1、2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牧场的什么?(课文介绍了牧场的位置、原始森林、野花、油草、溪水、蒙古包) 拓展提升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搜集能力 四.拓展提升 本文节选自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他原文中的小标题是《迷人的夏季牧场》,选入本课时做了相应的的修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查找原文仔细读读. 教学随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同时抓住重点词句,学生课上积极效果较好.
15 搭船的鸟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讲《搭船的鸟》这一课时,对生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图理解
由于我们生活在离河、海拔远的地方,很多孩子对船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船,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通过看图,指着图说明船各部分的名字。 二、结合上下文理解
上述几个生词除了看图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学生知道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蓑衣”“橹”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的。有的孩子见叼着的样子,并用表演来说明。“吞”字,有的学生举例为嚼就咽下去.
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
的方法。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
五花山
我们走进山里去。
小路从坡上的厚草中钻出来,好像一条金色的带子,清晨的露珠儿在枯萎(wěi)的草尖上滚动。夏日烂漫的山花,早躲得不知去向,连最有耐性的野菊,也垂下了蓝色的花瓣,埋(mán)怨第一场秋霜的降临.
然而仰脸朝上望,朝那霞光璀(cuǐ)璨(càn)的树梢和密密麻麻的层林望,却见一片姹(chà)紫嫣(yān)红。几株红彤彤的槭(qì)树,猛地从五彩缤纷的林间闪出来,从上到下竟没有一片绿叶,清一色的红,红得发紫,紫得发亮,远看像一柄火炬,光焰灼人。偌大的林子,有了它,竟好像要腾腾地燃烧起来;走近了,发现它酷似枫叶,只是比枫叶红得更深沉。
一株高大的白松,浑身披挂着彩云一般的山葡萄叶,那叶子竟是粉红色的,真像三月桃花。一阵风吹来,藤萝摇摆,巴掌大的红叶便忽悠忽悠地飘拂起来。林子深处,还有火红的山葡萄叶,闪闪烁烁,好似半天空翻卷的旗帜……
不引人注意的路边,有一片柞(zuò)树林子,在风中飒(sà)飒响着。那叶子,红中略带一点黄褐,黄中又带一点金红……
几只不知名的翠鸟,落入淡黄色的桦木林,绕着那椭(tuǒ)圆形的小叶片歌唱,又隐入黑森森的松针里去了。云杉、冷杉、鱼鳞松,似乎不想参加这秋季时装展览,规规矩矩地靠边站着。它们没有想到,正是自己那珍贵的绿色,作了绚丽秋景的陪衬。
“红、黄、绿、紫……”我们数着大山的颜色,欢喜得迈不开步了. “这到底是什么山?”终于有人发问.
“五花山。\"向导眨着眼睛风趣地说,“你们数得一点儿不错。\"
1。【理解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联系图片( )中的景象,我们就能理解“姹紫嫣红”这个词语的意思。
A B C D
(2)下面这几位同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联系生活中花草干枯萎缩的样子,就能理解“枯萎\"的意思。
B。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只能运用查字典和向别人请教这两种方法.
C。我不知道“偌大”这个词的意思,但是结合“偌大的林子”这个短语,可以猜测“偌大”就是形容大的意思。
D。运用近义词替换的方法,我可以把“黑森森”的意思理解为“黑乎乎”。
2.【品析句子】与“云杉、冷杉、鱼鳞松,似乎不想参加这秋季时装展览,规规矩矩地靠边站着”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巴掌大的红叶便忽悠忽悠地飘拂起来.
B。连最有耐性的野菊,也垂下了蓝色的花瓣,埋怨第一场秋霜的降临。 C.那叶子竟是粉红色的,真像三月桃花。
D。还有火红的山葡萄叶,闪闪烁烁,好似半天空翻卷的旗帜…… 3.【提取信息】短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树?对照表格填一填.
树名 槭树 白松叶 桦树 叶红、黄褐 叶淡黄 特点 叶红 精彩语句 清一色的红,红得发紫,紫得发亮,远看像一柄火炬,光焰灼人。 几只不知名的翠鸟,落入淡黄色的桦木林,绕着那 椭圆形的小叶片歌唱。
(一)
北国的落叶,渲(xuàn)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黄金色,或者竟是朱红绀(ɡàn)紫。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接着,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zhān)。而在这地毡之上,铁铸也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丫,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淡云.
这便是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
(二)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三)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jiànɡ)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lán)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整体感知】这三个文段有一个共同点,描写的都是( )的景象。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理解词语】状状运用的是( )的方法来理解“逊色\"这个词语的。
A.猜一猜 B。联系生活实际 C.近义词替换 D。联系上下文 3.【整体感知】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文段(一)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悲壮、果敢的情感。
B.文段(二)中,作者抓住了柿树、山楂果、“水晶”葡萄和“红玫瑰”葡萄这几样事物来描写。
C。“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生动描绘了秋天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表现了人们丰收在望的喜悦. D。文段(三)中的第2自然段没有中心句.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1)C (2)B 2.B
3.叶粉红 浑身披挂着彩云一般的山葡萄叶,那叶子竟是粉红色的,真像三月桃花。 柞树 那叶子,红中略带一点黄褐,黄中又带一点金红…… 1.C 2.D 3。D
微群阅读
25 掌声 教学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它是以英子性格的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的,而重心则落在两次“掌声”上。我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两次掌声和英子性格的变化.
一、借助朗读,走近自卑的英子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感情朗读是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我通过让学生读书生疑,读书求解,读书品味,努力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我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后,融会自己的情感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
在体会掌声前的英子时,我主要抓了三个句子
1.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2。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我以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多元体会英子是个怎样的女孩:“我刚刚好像强调了一个词(总是,默默,早早地,最后),你能再读一遍吗?\",“你能感受到英子的心情吗?\",“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吗?”
同学们的答案很丰富,能够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文静的女孩,一个可怜的女孩,一个孤单的女孩,一个自卑(忧郁、沉默、难过、害怕、不自信)的女孩等等. 二、读说悟写,聚焦两次掌声
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两句直接写掌声的句子,然后依次学习有关两次掌声的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的前后内心的变化.
教学有关第一次掌声的内容时,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响起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呢?这掌声代表什么呢?”,并解读句子“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的.抓住 “犹豫\" 、“慢吞吞”、“眼圈红红的”反复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痛苦、无奈、挣扎,从而体会英子最终“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是多么不容易啊!接着在此基础上我做了精心引读:所以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女生接着读)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教室里(男生接着读)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教室里(齐读)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而后马上进行了角色转换: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在这掌声中对英子说些什么呢?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课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
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