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2020-08-26 来源:保捱科技网


海州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 B.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 C.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 D.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威

2.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 C.县制已显露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

3.宋神宗时,打算将一名转运使处死,宰相蔡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沉吟良久后说:“可与刺面,(发)配远恶处。”门下侍郎惇以“士可杀,不可辱”的理由反对,最后神宗只得作罢。(宋代侯延庆:《退斋笔录》) 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君权与相权良性互动 ②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③理学思想影响士大夫人格追求 ④宋神宗具有良好的治国素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明世宗实录》载:“先是都察院差御史巡盐,(皇帝)批答稍误,以未下阁臣票拟也。刑科给事中黄臣谏曰:‘我朝设立内阁,„„凡百章奏,先行票拟。今使内阁虚代言之职,中贵肆专擅之奸,关系匪轻,渐不可长。容臣封还原本,以重命令。’疏入,即改批如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阁臣票拟严重制约了皇权 B.内阁地位较明初大为下降 C.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D.皇帝批答须先经内阁票拟

5.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 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6.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盂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恩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7.严复曾在《救亡决论》中最早大声疾呼: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已不是一般的“自强”、“求

第 - 1 - 页 共 9 页

富”,而是要直截了当地起来“救亡”。促成严复发出“救亡”呼声的惨痛事实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中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义要求

8.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的根本一致之处在于 A.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C.革命对象和群众基础

B.革命结果和指导思想

D.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

9.“必须想到,那个‘鲍罗廷(苏联人,1923年,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他对中国的情况不够了解——也不可能有足够了解——不能要求他任何时候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而中国共产党尽管发展迅速,(但)它终究只有六年历史,很不成熟。”(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这段论述可用于解释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 B.国民大革命兴起的必要性 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源

10.图1是某著名战役示意图,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中的战役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胜利 C.反映了中共敌后战场的战略战术 D.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图1

11.在一封“致中央常委信”函中,有这样内容:“常蔚:我与平兄已于十九日到港,二十日开会报告一次。此间完全接受紧急会议之决策,并决定暴动计划„„蒋系人物均已离粤„„贺、叶军队之有口口口十九日已抵兴宁,但未证实。雷(署名);八月二十二日。”对此信解读正确的是

A.此信写于“北伐战争”时期 B.“贺、叶军队”指南昌起义中革命军 C.“暴动”基于“工农武装割据” D.“紧急会议”指长征途中“遵义会议” 12.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B.新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美国同意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13.某同学在自主复习时写下了图2所示的笔记。据此判断,其复习主题应是

第 - 2 - 页 共 9 页

A.新中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制定 B.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14.恩格斯说:“后世的立法,没有一个像„„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这段论述说明古罗马的法律

①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宗旨 ②保留了一些习惯法的法规 ③着重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④强制调解经济生活中纠纷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15.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须由枢密院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该法案反映此时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不包括

A.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B.枢密院具有行政权 C.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D.国王“统而不治”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如行为端正,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这一规定

A.体现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集权性 B.暴露了宪法表面民主实则专制的虚伪性 C.维护了司法机关所必需的独立性 D.满足了统治者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愿望 17.1871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或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宪法赋予“皇帝”大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A.皇帝掌控外交权为德国传统 B.普鲁士领导并完成德国统一 C.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 D.容克贵族在议会占绝对优势

18.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实践经验 D.进步的思想家们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19.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20.针对欧盟的发展,1994年法国外长阿兰·朱佩阐述“建立一个三重联盟”的概念,提出“‘伙伴’国家的外环由东欧和中欧国家组成;中环由同意接受某些领域的共同规则(单一市场、关税同盟等)的成员国组成;内环由那些愿意并能够在防务、货币一体化、外交政策等方面比其他成员国走得更快的国家结合而成”。这样的考虑

第 - 3 - 页 共 9 页

①基于成员国各自实际情况 ②加剧了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动 ③深化同环成员国间的合作 ④体现了“利益差别性”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24题10分,25题10分),满分60分。

21.明末清初大儒黄宗羲学术造诣甚深,后人赞誉其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在“法”的来源、目的等方面的进步主张,并扼要分析其意义。(6分)

(2)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6分)

22.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民族努力追求的目标,20世纪30、40年代先进中国人纷纷探求民族复兴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胃,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绞脑沥血,各本其所学,发抒复兴国族之伟论。

——吴钊《复兴之基点》,载《复兴月刊》,第2卷第l期(1933年)

材料二 (1940年,一位回族同胞写道)“整整三周年的神圣抗战,已使大中华国族数千年的积弱,蒙受了巨急的刺激,从而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扎稳了抗战最后胜利的把握。首先我们为民族复兴的远大前途,抱乐观,感兴奋!”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6)、(7)(1940年7月)

材料三 教育家蒋梦鳞( 1886~ 1964)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 写成《西潮》一书。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 他必定能慢慢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

第 - 4 - 页 共 9 页

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迂回,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

材料四 “这个方案无疑的是我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能依照国父的遗教迈进, 民族复兴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他已经在任何方面——无论文化、政治、经济等都替我们铺好了光明大道。”

——摘自萧一山《清史大纲》(成书于1943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吴钊在文中发出了什么呼吁?指出他发出此呼吁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对于民族复兴“抱乐观”态度的理由及有关史实。(4分)

(3)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蒋梦麟和萧一山的民族复兴道路。(8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23.二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常常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作出适时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乔治〃盖茨(Gorge M.Guess)把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分为五个阶段,即战后救济阶段(1946~1948)、遏制阶段(1949~1960)、进步联盟阶段(1961~1972)、新方向阶段(1973~1980)和私人资本阶段(1981~1986)。

——转引自娄亚萍《试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

材料二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我首先提出一个原则:我们将继续承担我们业已承担的义务条约,……我们以往的政策是向别的国家提供武器、人员和物资以帮助它们反抗侵略,保卫自己。过去我们在朝鲜就是这么做的,在越南我们也是这样开始的。我说,但是从现在起,我们只准备向那些愿意承担责任以自己的人力来自卫的国家提供物资和军事经济援助。只有一种例外情况:如果一个核大国对我们的盟国或友邦发动侵略,我们就要用核武器作出反应。

——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三 20世纪最后的10年里,……(美国)参与调解了世界上一些重要地区的冲突,……。美国决心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几乎一有机会就毛遂自荐,扮演调解人的角色,……美国把自己看做是全球民主体制的发源地和保护人,越来越频繁地扮演裁决他国选举是否公正的法官。倘若达不到它的标准,美国马上实施经济制裁,要么以其他方式施压。

——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

材料四 “因此,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将是……锁定于亚太地区。”“……我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和美国公司开发亚洲广阔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基群的能力。在战略上,无论是通过捍卫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应对北韩的扩散问题还是确保该地区主要国家的军事活动的透明度,保障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对全球的发展越来越至关重要。”“……毫无疑问,美国有能力在本世纪保障和延续我们的全球领导地位,正如上个世

第 - 5 - 页 共 9 页

纪一样。”

——希拉里《美国的太平洋世纪》(2011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遏制阶段”美国的主要对外援助政策。该政策仅仅以“遏制”为目的吗?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作出了哪些调整?指出影响其外交政策调整的外部主要因素。(4分)

(3)据材料三,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哪些角色?分析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4分) (4)材料四中美国的这项外交政策的调整被称为“重返亚洲”。综合材料三、四,指出美国由“全球奔走”到提出“重返亚洲”的主要背景及真实目的。(3分)

24.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因变法名垂青史,为后人景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王安石并不一般地反对发家致富,只是反对那些“豪杰有力之人,其议论足以动士大夫者”,这是指家室富有、社会政治地位很高而又恣意兼并的人;他反对那些“富姓赇(受贿)吏,寓田势家”, ……他反对那些“元奸宿豪,舞手以乘民”,这是指乘人之危以攫取暴利的人:……主张通过法令制度和政策措施适当加以限制。

——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荆公欲举财权悉集于国家,然后由国家的酌盈剂虚,以均诸全国之民,使各有所藉以从事于生产。……此义也,近数十年来乃大盛于欧美两洲,……荆公之政策,其于财政上所收之效虽颇丰,而于国民经济上所收之效滋啬,良以此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1908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矛头所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在农村采取的 相应措施。(5分)

(2)据材料二,梁启超是如何认识王安石变法作用的?结合主要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并为其作传的原因。(5分)

25.克伦威尔在英国、拿破仑在法国的政治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就这样,“将近四百年来,英国第一次出现了既没有国王、又没有议会的奇异景况。”……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英国一位著名的宪政学家写道:“英国历史的特色是,专制主义仅存在于共和政体这一短暂的时期中。”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凯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是位行政家……而他竞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集权是国家的本质、国家的生命基础。而集权不无道理正在于此。每个国家必要力求实现集权,每个国家从专制君主政体到共和政体止,都是集权的。 ……没有一个国家

第 - 6 - 页 共 9 页

可以不要集权,……只要存在着国家,每个国家就会有自己的中央。

——恩格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历史上“既没有国王、又没有议会的奇异景况”是怎样出现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梯也尔对拿破仑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史实依据。(5分) (3)有学者认为,民主程度的多寡和政体形式并不总是相关的。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3分)

第 - 7 - 页 共 9 页

高三期中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DDC 6-10 ABACD 11-15 BACBD 16-20 CBBAD

二、非选择题:

21.(1)来源:黄宗羲主张法由天下人出(天下人共同制订),反对法自君出(2分); 目的:黄宗羲主张法律应该维护天下人的利益,反对法律只维护君主的利益(2分) 意义:为中国近代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

(2)猛烈抨击专制制度;没有冲破君主专制政体;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范畴。(3分) 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3分)

22.(1)号召人们为民族复兴(救亡图存)献计献策。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2分) (2)理由:抗战使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奠定民族整体复兴和抗战胜利的基础;(2分) 史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合作抗战取得巨大战果。(2分)

(3)评述应当包括:蒋、萧复兴道路;时代背景;进步性与局限性。(回答不局限于以下示例)(8分)

如:背景:抗战相持阶段,形势严峻。

道路:蒋: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科学结合,通过发展科学实现民族复兴。萧:遵循孙中山三民主义救国方案。

进步性:以实现抗战胜利、救亡图存为目标;对民族复兴充满信心;积极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努力和精神令人钦佩。

局限性:未能从历史失败中汲取教训;未能正确认识到世界发展潮流和社会发展规律。

23.(1)政策;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不是,还有扩大美国市场、借经济援助控制西欧的目的。(3分)

(2)调整:与盟友的关系,继续承担条约义务,但希望盟友分担责任;战略重点调整,由直接的军事干涉转向为盟友提供军事经济援助和核保护伞。(2分)

原因:欧洲日本崛起;陷入越战泥潭;苏联逐渐成为超级大国;第三世界和中国崛起。(2分,任2点2分)

(3)冲突调解人、民主保护人和法官。一方面缓和冲突、有利于形势稳定;同时,也成为冲突的制造者,干涉他国内政等行为造成他国或地区混乱。(4分) (4)背景: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亚洲崛起。 目的:建立单极世界,维持世界霸权。(3分)

24.(1)矛头: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高利贷者。(2分,任2点2分) 举措: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3分)

(2)作用: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但并未增加国民财富。(2分)

(3)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惨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目的:为鼓吹变法,寻求救亡图存的精神资源。(3分)

25.(1)出现:内战结束后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在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解散议会。(2分) (2)拿破仑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2分)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制定《拿破仑法典》,并在

第 - 8 - 页 共 9 页

被征服地区推广:改造法国社会,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3分)

(3)论证:克伦威尔虽然了建立共和政体,但却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起独裁统治;拿破仑虽然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但却颁布了保障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恩格斯认为集权是国家的本质,无论何种政体都须集权。因此,该观点正确。(3分)

第 - 9 -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