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3:0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3:12
柴荣一天斩杀70余明将领,后世人们还会拍手称快,全因为柴荣杀害众多将领,全都临战退缩,险些致使战争失败。在战争结束后,柴荣对一众将领论功行赏,赵匡胤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封赏;而樊爱能、何徽等70余名将领,则被斩首示众,用这样一个方法,来稳定军心,并体现出赏罚分明特点。
相比柴荣斩杀众多将领,朱元璋杀害将领都是功臣,他为了大明王朝江山永固,选择将屠刀,举向了一起浴血沙场兄弟们,其手段之狠毒,波及范围之广,令后人唾骂不已。
朱元璋杀无过功臣,因此被后人唾骂朱元璋和柴荣都是苦出身,两人都了解民间疾苦,可两人成为皇帝后,所作所为却大相径庭。朱元璋在儿子朱标死后,就开始大肆屠戮功臣,其目的自然是害怕,功臣在自己死后,威胁到孙子朱允炆皇位。
蓝玉案、胡惟庸案,都是明朝初年大案,牵连人数众多,延续时间也很长。这其中有太多人,只因为朱元璋疑心,或者一句话就人头落地;更多人则是全家、全族人受到牵连,使其姓氏绝户。
为了一己私心,就杀害了众多功臣,还牵连了众多无辜,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朱元璋死后,被后人唾骂数百年。
柴荣斩杀临阵脱逃将领,受到众人称赞柴荣是朱元璋的前辈,也是一位草根皇帝。他斩杀70余名将领,并不是为了一己私心,而是为了整肃军纪,让军队上行下效,更有战斗能力。
在与敌人对决时候,手下将领出现了临阵退缩情况。也因为将领怯懦,差点让战斗失败。好在柴荣身先士卒,不怕死冲锋陷阵,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
战争结束后,战斗中有功将领,都受到了封赏,相反在战斗中临阵脱逃将领,都被尽数斩首。柴荣做事有章法,杀人有理有据,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他被后人称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3:11
因为这些人都是违反了朝廷的纪律,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严肃经济,所以才会把他们都杀了,在古代的时候,皇帝都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它对于当时的朝代贡献是很大的,只用了12年就统一了天下,并且开放了工商业的发展,让当时的社会变得特别的繁荣昌盛。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3:09
因为他杀害的是临阵逃脱的将领,以此来告诫士兵们在战场上要勇往直前,而他的治国方案能征服人心,所以才会被后世称赞。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3:10
因为他杀的这些将士都是对朝廷有害的人,而且他们都是一些奸臣。